2 Star 1 Fork 543

汪如萱 / SIGer

forked from FlameAI / SIGer 
加入 Gitee
与超过 1200万 开发者一起发现、参与优秀开源项目,私有仓库也完全免费 :)
免费加入
克隆/下载
【袁德俊】火种 SIGer 星云的缘起和未来.md 33.64 KB
一键复制 编辑 原始数据 按行查看 历史

火种

@袁德俊

看这满天的星光,都不及火种耀眼,它是 SIGer 星云的真正缘起,分享就是火种的要义,尽述万言只此2字,而星云的未来同样系在这两字之上,足够厚重。BANNER 如地平线般,透过山尖,两个星系即将彼此交融,形成一体,不会是星球相撞的惨烈,因为其中的每一颗恒星都相隔光年计,我们彼此不是太近,而是相距甚远,唯有彼此努力地靠近,才能相拥,并生成小宇宙的爆发,如火种般闪亮,期待更多 STAR 的诞生从 99 期愿景开始 :pray:

@黄舒茨

初识 SIGer 于民族棋计算机博弈。有幸在赛事中感受民族棋文化,也很高兴认识袁老师和志愿者们。尽管此前曾多次参加过棋类项目比赛,但仍觉得那次赛事不似过去的竞赛。论其原因,我想大概便是民族棋文化与博弈(即为谋取利益而竞争)的巧妙结合,正如藏棋中呈现的精妙图案一般,饱含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竞赛中思维碰撞间充斥着着愉悦氛围,并非如一般对弈时的完全信息博弈。正似 久中的和睦之意 :中华悠久历史所沉淀的深厚文化内涵流传至今,祝颂他人美满称心的包容依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此,我衷心希望真正它更好地传承下去,在使其恢复兴盛之态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愿怀敬畏之心于民族文化,宣传弘扬民族棋文化,使得其为更多人所知,亦如 Alphago 战胜顶尖棋手李世石热播网剧《棋魂》之于围棋文化传播 。此后,持续关注着石榴派与民族棋,我也为 石榴派祺福寄语,并且加入民族棋文化相关的开源科普项目中;投身民族棋文化公益活动,希望能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袁老师所说的 “ 火种 ” 般散发热量不断凝聚扩大,燃气民族棋的一片红火;同时我也愿意更多的去接触了解开源,热爱开源。将民族棋文化和新时代互联网信息科技融合,方能与时俱进、走的更长更远。

  • 可以作引言拉!今天是破五,昨天立春,冬奥,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开始设计封面,立刊在即拉。
  • 这段话,袁老师欣慰啦。这就是火焰棋的棋魂了,是对火种的最好的诠释,这就是火种应该有的样子。

SIGer 星云的缘起与未来!

@范竞怡

我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2020年寒假,我与民族棋第一次相遇是作为民族棋计算机网络博弈大赛的志愿者裁判。我认为这个志愿者岗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久”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的藏民族文化内涵,在历史大潮中展现出一种优秀文化顽强的生命力。虽然现在科技不断发展,引发了一些对于民族棋是否能够延续的担忧,我却认为科学的发展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传承文化,而不是取代文化。科学和文化是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的,科技应该为了文化的繁荣服务。作为民族棋1号志愿者,我见证了一开始的贤者九子棋,小游戏的玩法非常有趣,也亲自体验如何去和其他志愿者对弈,看到计算机博弈队伍的精彩表现,从管理一开始的正果久公众号和袁老师的培训中学习了民族棋的文化,也是自此开始了我作为志愿者的旅程。从一开始的志愿服务经历较少,到现在志愿北京累计已经达到200小时,我参加了许多类似的活动。可以说我的志愿服务是以久棋为起点。

时隔一年,机缘巧合之下,兜兜转转我又来到了这里,有幸再次见证新的SIGer平台的诞生和发展。在这个平台,我看到了颇具才华的大家—有摄影、书法、计算机技术等等各方面的技能,都是我希望继续学习的。体验民族棋,交流兴趣爱好,是一种互相交换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延伸出很多条线,形成关系网-我们的联系。本质上,宇宙万物都是相联系的。我从不认为“无数的人们,无数的远方,都与我无关”;我认为星云这个概念是对新青年相互学习的很好诠释。我们对于世界充满未知的好奇,充满热爱,也将这种热爱在SIGER延续,扩散。

青年之所以宝贵,是因为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充满着力量,充满着期待志愿,充满着求知和斗争的志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我们摆脱冷气,往上走,以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实践去感染他人。这就是我们之间的connection. 希望可以和SIGer平台一起成长,结交更多新的朋友!

(1)分享的意义和使命

  1. 这期主题(SIGER星云)为什么说是很有特殊意义的,因为它是我们2021年的最后一个选题,因为它的技术难度,还有各方面都是有一定需求的,所以说老师一直酝酿,经过大半年的酝酿,昨天晚上终于完稿了,而且我们邀请到了一位重量级的导师,我们的一个计算机专家,然后也是通过公开的视频号才了解到的主题,是一个现在最热门的计算机视觉,它叫 vSLAM,也就说我们认识世界的核心就是通过我们的眼睛,那么机器人实际上也是需要有它的视野的。就是要有很多的传感器,vSlam 就是机器人的眼睛。

  2. 今天,肯定不是讲 vSLAM 专题的。我是想给大家串一下我们SIGer在2022年我们应该怎么来去做更好的分享,所以今天我们应该算是个培训,也算是一个假期动员。我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3. 因为我们 SIGer 期刊现在经过一年的努力,目前我们做了统计,已经接近50期,相当于每一周就会有一期专题,那我们怎么能够更大的发展呢?实际上从数量上来说,我们可能就需要更多的专题,那不可能,因为每一期都是由袁老师来完成的,但是从去年我们有了《新青年》的分支之后呢,那同学们就可以自己确立主题去分享,我在2022年最期望的就是能有更多的同学能够独立的创造出新的主题,并且能够独立的成刊,这就是我们核心的一个工作内容,那么从数量上的一个一个累计,就能够带来我们叫做质量上的提升。

  4. 同学们可以看我们的 SIGer 的主页,这是我们主页上的最靠前的一个推荐,它的主题叫做《宇宙》。老师现在的这次培训呢,是和这期的期刊非常有关系,为什么呢?因为通过这期期刊的撰写,袁老师也将SIGer的架构和发展有了更明确的确认,所以这也是一个共学共成长很好的一个案例,也就说通过这期《宇宙》主题的分享,老师也把我们的 SIGer 的架构能够和宇宙的本源做了一个关联,也就说像任何事物的发展,它一定是有它的内在规律的,那么宇宙的缘起,实际上就是终极的自然的规律,所以说,这是给老师的一个很大的启发。

https://gitee.com/flame-ai/siger/tree/master/Tools

  1. Tools 目录,实际上是我们 SIGer 期刊创刊的时候就确立的,那么同学们看我们 SIGer 的简介 的时候,很明确,就是我们首先是一个开源的科普平台,我们的核心使命是推广我们的开源文化,那么开源文化是计算机世界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成果,也就是说在近年的计算机科学,或者是甚至于科技的发展,都和开源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这是我们 SIGer 诞生的缘起。那实际上 Tools 目录,就讲的是我们所有的 SIGer 小组,记住一定不是说只有一个兴趣,应该是多个兴趣。

  2. 它一定要有一个标志,是什么标志呢? 就是要有数字化工具。所以呢, Tools 目录,也就是说袁老师在 SIGer 创刊之初就有了一个规划。就是目前,我们的开源平台,大家用的 GITEE,实际上还不是特别友善,对于我们 SIGer 的编委,但是我们只用它,已经可以实现我们很多的工作,所以我们把它作为脚手架。这是我做的一个类比,也就说开源社区最重要的一个贡献叫做 Linux 操作系统,那么它的缘起就是 minux。所以我做了一个类比,我希望我们 SIGer 的工具,就会成为这样一个作用,将来能够做出一个非常好的便于我们 SIGer 编委分享的这么一个平台,所以,那么在我阅读完《宇宙》主题之后,袁老师升华了,所以说把它的成果放在了 Tools 目录下。

  3. 现在,我不可能再从头再给大家讲一遍,都已经写在文字当中了,所以,但我也不需要同学们去字斟句酌的去看老师的分享,我是表达这么一个意思。也就是说:通过我们的自己的分享,看别的同学的分享,那么最后通过这种化学效应,互动,最后一定能够提升自我。所以老师强调的是,下面会推荐一些关键的期刊来分享老师是怎么成长的,SIGer 期刊是怎么成长的。同学们就能够从中感受到,把自己的兴趣爱好,非常充分的分享出来,然后和我们的其他编委,包括更多的同学产生这种化学效应,就好像 宇宙 一样。

  4. Tools 目录里面,大家可以看它有一个很好的一个类比,我们的 SIGer 平台,或者说我们的编辑部,它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叫做 星云

  5. 同学们可能对这关键词不太熟,那么这两天,央视的中央九台在重播,反复重播。为什么要看中央九台的重播,因为它是高品质的翻译配音,不是说在网上的原版,然后看字幕,它是不一样的。我也觉得,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央九台,现在假期的科普安排,昨天是第一集,然后在今天上午就有第二集。我是在元旦的时候,看的重播,一天演了五集,特别棒,我都看完了。但是我期刊分享的《宇宙》主题,他的链接已经失效了,因为这是一个受版权保护的一个视频,所以说需要按照他的节目重播来看。

  6. 通过老师的那期期刊,只能看叫西瓜视频的一个重放,它是英文原版加字幕,当然我觉得其实听原版也也没有问题,但我认为就我们学习有一个侧重,所以我认为宇宙主题,它的侧重还是在于了解一些宇宙的缘起的内在逻辑。

  7. 所以为什么说把 Tool 的目录,作为今天的开场呢,它的缘起是在于,老师看完宇宙主题之后,做了一个很好的类比。也就是恒星,我们说所谓的 Star,然后是整个宇宙的最重要的星光的来源,也就是宇宙的光,是来自于恒星的发光发热,它通过核聚变产生能量,然后光是他的副产品, 然后光通过辐射的方式照亮了行星,诞生了地球,孕育着生命,有了你我,非常宏大的宇宙观是非常让人振奋的。

    星云,它实际上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是由氢气来组成的,当然还有很多低分子元素,所以说它是非常疏松的,但它也在宇宙会有一个很大的体量,通过引力的作用,最后聚集聚集,最后在星云的交织的地方,密度更大的地方,变成恒星,它是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来诞生的,但是实际上揭示了一个宇宙的缘起。

    也就是说,我希望 SIGer 编辑部起到星云这么一个作用,每个同学自己的分享,包括互动,实际上就是交互产生化学反应,最后聚合。实际上它就是产生最后我们所见到的恒星,这种璀璨的恒星,所以每个同学都是 恒星 。这是我对通过阅读《宇宙》这期主题抽象升华出我们 SIGer 的未来的架构,最后在架构的指导下,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工具产生,叫做 SIGer robotic, SIGerot.

  8. 是效仿一个开源工具,一个截屏软件 scrot 来命名的这么一个软件,软件可以用 python 来编写的。介绍当中可能会有一些很生僻的计算机的术语,但是我觉得同学们可以暂且忽略,就好像我们在做分享和学习的时候,我们把不会的可以先放下,然后做笔记,之后再去重温,所以说 SIGer 编委的行动就是分享。分享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人受益,这是一个原动力,就好像恒星在辐射的时候,它实际上是一个核聚变产生的一个成果,但它的副产品就是照亮了地球,照亮了行星。

    所以说,我们 SIGer 有一个很内在的逻辑,我们在分享的行动本身是提升自我。为什么要做活动,实际上是为了更多的青少年来做科普,但是袁老师从中是受益的,我在分享的时候都能够有所提升,同学们也是一样的。所以我要把体会分享出去,这就是一个内在逻辑,我们每个人都是火种,就好象将来会成为 恒星 一样,璀璨地照亮别人,这就是我的第一个主题,就是分享的意义和使命。

(2)分享的形式和方法

https://gitee.com/xiaoxu-tongxue/siger/issues/I4R6ZI

  1. 然后我第二个主题,就是给大家讲一下我们分享的形式和方法,还是以刚才介绍的同学的案例,我通过阅读文字,尽管版式都是堆在一起的,因为能把开源平台的MD文件掌握,是需要多发之后才能够了解的。这是一个工具熟悉的问题,内容本身能够看到这种分享。从他的分享当中,我提取了一些我感兴趣的题目,然后给他的一个建议。他的《意林》,是非常全新的内容,我希望他能够再延续下去,去做更多的对意林杂志的一个分享,所以这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2. 那么,我们每个同学要通过起点开始。为什么说第一个任务是《我的兴趣爱好》呢? SIGer 的英文就叫做 Special interesting group,这本身是来自于计算机社区的很古老的一个关键词,是老师在 SIGer 创立的一年前在一个开源社区的大会上听到的词,所以这也是一个不经意的收获,所以说 SIGer 本身是 Special interesting group 的一个延伸和发展。

    兴趣爱好是它的核心,第一篇主题和第一个任务是捆在一块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分享的阵地,叫做“”,好像一个书包一样。袁老师的主仓实际上就相当于袁老师的文件夹,大家通过分享和复制一份袁老师的文件夹,就能够开始分享,也就叫添砖加瓦,其实我们日常的任务是通过添砖加瓦产生的,比如分享一篇主题,然后诞生出一个新的期刊,或者说是诞生出一篇文章,然后补充到期刊当中,都是我们添砖加瓦的过程。

(3)分享收获

  1. 那第三部分呢,我来给大家讲一下袁老师这一年来,分享下散枝开叶的成果。所以大家可以把主页往下拉,拉到叫做 增刊 这一项。增刊 栏目实际上是袁老师在一年分享 SIGer 当中的重要的收获,我可以一一给大家来介绍。

  1. 上面两张的图,就是两个大的方向。

    第一个图大家可以看,它实际上就是碑帖,琴棋书画当中的书法,那么大家可以点进去看,这是我们 生活 栏目之后,出的一期比较高质量的版本。

    然后那么右边儿那个呢,实际上是我们 SIGer 编辑部的一个重要成果。我们在年初就确定一个目标,就是我们能够产生出一个拿的出手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一个开源项目,所以开源项目就有了,叫做 石榴派石榴派 的内核叫 全栈的学习平台。那么,实际上它用的叫做 Risc-V 的指令架构是非常深的一个科技的成果。现在缺芯少魂的中国科学界一直在寻找的最核心的 CPU 的解决方案,就叫做 Risc-V

  2. 当然,大家看,袁老师讲了,我们昨天是最后一期封稿,0到29期。这是一整个 SIGer 的一个大的期刊,那么我们为什么叫 增刊 呢? 实际上 Risc-V 主题的增刊,我们实际上是在之前是非常大的一个成果,大概是十六期。大家可以看,它实际上是在连续出了十六期 Risc-V 主题之后,我们 SIGer 才最后去补全的,是这么一个过程。因为从 Risc-V 主题,就是 石榴派的主题,是从去年三月份就开始的。所以说一定大家记住,就是我们的学习一定不是单线程的,它一定是多线程的,因为我们的大脑肯定是有处理能力的,它一定是多条线同时发展的,即是,内容是可以并行发展的,这就是 SIGer 发展。所以兴趣爱好本身是可以多元的,一定记住,我们可能就某个人个体来说,对某一个兴趣可能不能够充分发掘,但是我们和另外一个个体交汇之后,它会产生新的化学效应,这就是我们说的 SIGer。

  3. 那么老师为什么给大家看这一期 生活 呢,实际上除了分享老师自己,那么我还是要给大家讲,大家的兴趣爱好是怎么通过 SIGer 平台聚合的。栏目当中,大家可以看,第一行有一个 生活 专题,生活专题上是完全由我们 SIGer 编辑独立创造出来的,所以我是需要拿它作为重点来介绍的。那么 生活 主题拉到右边,它有两个重要的期刊,一个是 第18期,还有一个就是 第20期

  4. 那么 第18期 叫做《新青年》主题,大家可以看我们 SIGer 的志愿项目,其中有一个岗位就叫《新青年》,栏目就是从 第18期 开始的,也就是 第18期 的完成,标志着所有内容都来源于同学们的分享。这很重要,实际上之前的内容大多都是袁老师或者说我们学校社团的同学的一些兴趣爱好,那么从 第18期 开始,就标志了所有的内容都来自于同学们的原创。那么到 第20期 呢,我们就有了一个 SIGer 编辑部的更清晰的一个架构,它叫做项目制。项目制就来自于我们的 SIGer。

  5. 我们 SIGer 本身就是做编辑部,那么所谓项目制就是立项。

    就刚才我们讲的 @xiaoxu-tongxue ,他有一个很好的分享,那我们就产生了一个期刊的主题叫做《意林》,那么他肯定是第一个分享的,他会把意林的一些优秀的文章分享出来,然后就形成了一本独立的期刊。

    包括大家看这增刊里面那个叫做 书法少年,这期专题也是我们的一个同学,个人对书法的坚持,然后有了很好的一个体会,然后分享出来的。

    所以这就是 生活 期刊栏目的来源,那么大家可以看生活那个栏目的里面文章的内容最重的部分,实际上是来自于一个摄影爱好者,我可以隆重推荐给大家。@LHZ_CUC /SIGer (看第20期封面 右下)

  6. 比如说李浩泽同学,他的摄影爱好,出了两期,第一期是作为副刊,然后第二期呢,是专门设立了一个 生活 栏目,所以它的大家可以看 SIGer 右侧,有一个叫 Contributors 就是贡献者,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荣耀,我们2021年度的优秀 SIGer 就是非他莫属。实际上他在 14号的时候,又帮了袁老师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也就是说 SIGer 的缘起呢,是来自于我们开源社区的一个重大的项目叫做 openEuler 操作系统,实际上我们在一年前就以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学校的科普社团的成果。openEuler 开源社区。

  7. 在一年之后,今年,就是前两天的 1月14号,完成了第一个PR。PR是什么呢?就是贡献给社区的内容,所以我们每个同学,实际上就是一个贡献者,那么只有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社区的主仓上,master主仓上,那才是你完成了 SIGer。那么现在,之前的期刊由于编辑的工作,各方面原因,多少都是老师通过大家各自的分享的点点滴滴合刊而成的。希望从2022年,就是我们新的一年,增加我们的 SIGer 的产出,实际上就是通过主动 PR。小李同学他实际上就是完成了两个,不管是 SIGer 还是包括我说的 oE 社区,所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几个老编辑,相对的老编辑,就是已经有过成功分享的同学,正在完成叫做PR的工作。

https://gitee.com/cchen55/siger/issues/I4R77Y

  1. 那比如我们 @陈晨 同学,他目前正在做的一个主题叫做 《分形几何》 主题,也是老师非常喜欢的,因为它跟计算机图形学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科普的主题,以这个为主啊。我认为 SIGer 期刊,它一定是一个科普文化,科普和文化是并重的。而且文化应该在开源社区来说是更重要的北向内容,所有的兴趣爱好都是一样的。就像宇宙当中所有的恒星,都是一样的,它都是遵循着内在的原理。

  2. 就按照我刚才说的 立项 的思路,所以现在,大家一上来就很蒙圈,就是为什么 SIGer 项目有那么多岗位,不知道怎么分。所以 第20期 里面就对这些岗位作了一个很详细的描述。大概就分成两类:一类是我们 SIGer 内部孵化的项目,就是跟石榴派,跟民族棋,计算机博弈相关的一部分,都是凝聚到石榴派载体,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电脑。然后其他的部分,包括我说的《新青年》,包括《星辰大海》都是外延的部分,包括现在我们有 ,《意林》阅读。SIGER 缘起,是希望成为一个完整的青少年的兴趣爱好的分享平台,最后它会出一个合集,任何兴趣爱好在其中都能够找到。

    就好像 星云 一样,当相互靠近之后就会产生聚合效应,最后形成一颗恒星,它就能够照亮地球,诞生生命,所以是这么一个内在逻辑。所以我们希望 SIGer 将来,也是现在进行时,在做这样的聚合工作。这是我今天的核心的培训内容。

    大家按图索骥,找到合适的项目可以加入,或者自己分享之后呢,还可以提炼出自己的部分,所以它是一个完全平等的分享平台,最后通过聚合来化学效应和产生很好的收获。

    我今天请大家见证下。我希望 2022年我们出100期 !豪言壮语,大家一定记住,“发大愿,办大事” 是 SIGer 火种的核心,这跟火焰棋实验室的源起有关。我们不说满,就 99期 吧,那就这样。

(4)志愿福利

  1. 最后上福利

    福利内容呢,就是我们SIGer一周年的时候给大家准备的,大概十多台,我们叫做 石榴派,实际上就是小电脑。大家看一周年的海报,下面有四个种类,是我们现在具备的,从左往右:

    第一个是叫做树莓派,实际上是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个人小电脑,它的性能足够强大,能够比拼我们所有的台式机。那么第二个就是稍微小一点儿的,它叫做 PIzero,就是性能要弱一点,它身材足够小,可以做一个专性的计算。然后那第三个更小的是华为天才少年,叫做稚辉君,我们稍微吹吹牛,就是他是我们的 SIGer 大使,他送给我们 SIGer 编辑部 火焰棋实验室,号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电脑。然后最右边是我们 SIGer编辑部 的原创产品,也就说作品。叫做 Risc-V 的 fpga 开发板,它的性能就是,可以叫做万能的芯片,它不光是 Risc-V 的,任何的芯片都可以做,等于说我们可以从芯片的最底层开始来构建整个计算机系统,所以这是非常强大的。(袁老师只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全部来源于社区,这故事就一概而过)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大概有十几台。

    那么石榴派呢,有两个分支,核心的数字化工具,那就是小电脑。比如说第二个海报,就是非常漂亮的一个海报,我们叫做《闪闪红星》主题,大家可以点进去看。

  2. 比如说我们寒假的时候,除了我们学校的计算机社团以外,我们面向所有的青少年,所有的 SIGer 爱好者,一视同仁,我们招募组建一支叫做 Risc-V 的芯片设计小组,整个计算机的最底层的。为什么我们能够由青少年来完成任务?就是因为现在有足够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也就是开源环境。那么所有的计算机的分支,不管是现在的、将来的,它都有相应的开源项目,所以我们基于开源项目就可以构建我们自己的应用和知识体系。我们在今年寒假会和中科院计算所,一个有名叫 “一生一芯” 计划,同步推出我们面对青少年的版本。由我们火焰棋实验室承担。

  3. 用我们刚才说这四个小电脑,最右边那个黑色的,你看里面的芯片很密密麻麻,对不对,然后用它来构建一个全新的cpu。怎么来突出全新,就是我们每一条指令都可以自己来写,这非常厉害,大家听着可能有点儿云里雾里,但是你只要相信老师报名就好。

    然后呢,我们怎么开展活动呢?就像我说的,我们这叫武装到牙齿,每个同学就是申请一块开发板拿回家,然后按照我们的开源项目的指导,先建立起环境,然后怎么学习呢?改改,体验一下,改改,就体验一下,就是这样。当然,这些专业的知识可以在过程当中去学,去体会。所以这是我认为目前我们最大的福利,货真价实的小电脑。

  4. 寒假 Risc-V 的夏令营会有两套装备,首先是,一个石榴派的fpga开发板,还有要配一个我们现在就是标准的树莓派的开发环境,两台电脑一起来完成。但是我现在准备了六套,这非常稀缺的资源,一视同仁,这是第一个大福利。

  5. 第二个福利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石榴派的缘起是来自于叫做树莓派社区的一个 recycle,就是环保回收的一个项目。就是我们旧派做一个再生,那怎么再生呢?就是为它赋予新的功能,新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民族棋。世界各地的上千种民族棋可以通过我们石榴派来演示。那么民族旗的石榴派干什么用呢?就好像火焰棋实验室的缘起一样,我们在社区分享小游戏,等于说我们的骨干志愿者,通过石榴派的装备,学会新的小游戏,然后通过示教的方式把小游戏教给社区的小朋友,那么可以自己DIY棋盘,玩游戏,亲子互动,这是我们火焰棋的核心内容。

  6. 还有一个分支叫做 吉牛火种队。这是我们的火种队链接。我们通过骨干志愿者,装备数字化工具,叫做石榴派。大家记得,要提前说明一下,就是石榴派新电脑肯定也是可以的,但目前是用旧电脑,树莓派是已经很成熟了,现在有很多代,那我们现在标配的是树莓派三代。大家看到那个一周年的那个封面是四代,最新的,那就稍微差一点。但是他做民族棋示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通过给骨干志愿者配备树莓派的方式,然后预装我们石榴派的操作系统上边儿上千个民族旗的示范程序,大家可以通过石榴派的示教,然后学会一些你感兴趣的小游戏。

  7. 之前我给 @Mineable 同学回复了一条,就列出了我们民族棋的介绍,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给他的推荐,这是两个大的分支和福利,有装备叫做石榴派,然后我们还有,民族棋的试教礼包,可以通过DIY的方式在社区分享民族棋。那就这样,今天就不多展开了,内容太多。

    所以就是强调一点。就是分享的方式,就是添砖加瓦,任何方式都可以,那我们有一些项目链接,有一些添砖加瓦的方式,大家可以通过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完成。那么第一个任务就是先注册建仓,然后分享一下我的兴趣爱好,然后之后就接入我们的小宇宙了,然后通过互动跟老师交流,一个任务一个任务的做,就慢慢熟悉 SIGer 环境啦。期待大家早日开花结果。

JavaScript
1
https://gitee.com/wang-ruxuan/siger.git
git@gitee.com:wang-ruxuan/siger.git
wang-ruxuan
siger
SIGer
master

搜索帮助